黨史教育進課堂火熱進行時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落實我校黨史學習教育實施方案,培養學生愛黨愛國情懷,4月27日上午,基礎一部王倩影老師在主樓133教室主講“偉大的轉折——萬里長征和遵義會議”專題課?;A一部主任張洪英、教務處副主任殷秀玲、文宣處副主任王慧琰及思政課全體老師和信息系20大專班學生參加了學習。
本次課圍繞“遵義會議”展開,分為三大主題,“血戰湘江”、“遵義會議”和“陜北會師”。王倩影老師從歷史背景“第五次反圍剿”失敗,紅軍被迫長征講起,生動闡釋了紅軍在“左傾”軍事路線下血戰湘江,為了理想信念血染湘江的故事,紅十團沈述清、杜宗美團長戰死湘江畔,紅五軍政委易蕩平壯烈自戕,紅三十四師政委程翠林飲彈寶蓋山,34師陳樹湘師長斷腸殉難的壯烈史詩。喋血湘江,在黨和紅軍的危急關頭,毛澤東提出棄湘西、取貴州的主張。歷經通道、黎平、猴場三次會議,迎來了黨的歷史上偉大的轉折點——“遵義會議”。四渡赤水出奇兵,“遵義會議”后,毛主席指揮紅軍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飛奪瀘定橋、爬雪山、過草地,迎來了陜北會師。
隨著王倩影老師形神俱備的生動講解和血戰湘江等視頻片斷的視覺沖擊,同學們仿佛和老師一起穿越到硝煙彌漫的湘江之戰和具有歷史轉折意義的遵義會議,沉浸在莊嚴的課堂氛圍中,切身感受到我們黨艱苦卓絕的成長史,并在老師的引導下歸納總結了遵義會議的偉大意義。
隨后,師生全體起立,一起吟誦偉大領袖毛主席的《七律·長征》,感受革命先烈不屈不撓、堅定理想信念、熱血長歌的革命情懷!
課后,20大專3班學生紛紛發表自己的感想。季樂融說:“長征不是革命的結束,而是新征程的開始,軍事上一味采取左傾主義而不顧實際必然會失敗,我們應獨立自主地思考找一條適合自己的,適合我們中國國情的方針和政策。只要信念足夠堅定,人類就能戰勝所有艱難和風險,鑄造偉大的史詩”。陳月然同學感慨:“通過這堂課,我深刻了解遵義會議,更讓我感受到長征的艱苦卓絕,讓我深深明白了祖國的現在是紅軍的鮮血鋪墊而來的。”
“欲知大道,必先為史”,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歷史是最好的老師,我們黨的歷史是中國近現代以來最為可歌可泣的篇章,歷史在人民探索和奮斗中造就了中國共產黨”。通過本次專題黨課,同學們深刻理解了遵義會議和中國共產黨艱苦卓絕的奮斗歷程。接下來,我校將繼續推出“紅船精神”、“抗戰精神”等專題課程,將黨史教育以故事的形式深入課堂,并擬于5月中旬舉辦黨史知識競賽。
學史明理,學史崇德、學史增信、學史力行,通過黨史教育進課堂,必將激發科工師生傳承革命薪火,不忘初心,矢志不渝,砥礪職教夢,奮進新征程。
供稿:基礎一部